近日,首届历史文化名城与海洋经济论坛暨第三届东北亚丝路文明互鉴论坛在大连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渤海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社会科学院、牡丹江师范大学、鹤岗师范专科学校、旅顺博物馆等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文明互鉴与东北亚区域文化共同体。

本次论坛由黑河学院东北亚丝路与流域文明研究中心、大连东北亚丝路与环半岛文明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大连易智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连中日教育文化交流协会承办,大连口述史研究会、大连大学等单位协办。

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敬民在开幕式上致辞,祝贺论坛成功召开,并热烈欢迎来宾。他指出,学校位于黑龙江畔,长期关注流域文明研究。2023年,在王禹浪教授主持下,成立东北亚丝路与流域文明研究中心。该中心以禹浪教授为核心,致力于解决国家关键战略问题,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构建了流域、丝路、文明互鉴的研究体系,填补了东北地区丝路研究空白。他希望与会者积极交流,共同推动东北亚特色文明研究体系,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边疆治理与民族融合、促进区域和平发展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鉴于学校连续三年成功举办该论坛,复旦大学史地所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特此授予我校为研究基地。在授牌仪式上,学校党委副书记姜国玉代表学校接受授牌。

本次论坛以“历史文化名城”与“海洋经济”为核心议题,聚焦东北地区的城市历史研究,拓展了东北亚文明研究的时空维度,并与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紧密相连。与会学者共同倡议大连的历史应该突破“大连百年”的窠臼,倡议大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加速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让市民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文背景和历史深度,增强对这座城市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

学校东北亚丝路与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王禹浪教授作为大会的重要发起人,在开幕式上以《论大连城史纪元的远端和近端》为题作专题报告,提出“大连历史百年的悖论”,他表示,根据考古学的一系列发现大连具有二千多年的建城史,在城史纪元上既有“历史的远端,也有历史的近端”。随后在闭幕式上完成学术总结。闭幕式由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荆涛主持。

据悉,“东北亚丝路文明互鉴论坛”是学校精心打造和设计的知名学术品牌。论坛首届在黑河学院举办,第二届落地吉林大安,本届在大连举办,彰显了我校作为东北亚丝绸与流域文明、半岛文明互鉴的引领作用,旨在三地连线,贯通黑吉辽,推动学者之间、高校、研究机构、文博单位、协会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协同网络,共同打造“南连北黑,比翼齐飞”,覆盖东北全域、辐射东北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东北亚丝路与流域文明研究共同体。下一步,学校将以本次论坛为新起点,为东北亚历史文化研究深化、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