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团结友爱的校园氛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提质增效,决定在全校开展“石榴花开结同心 携手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不断完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培养政治坚定、素质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二、活动主题
石榴花开结同心携手共筑中国梦
三、活动时间
2025年9月15日——9月30日
四、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五、活动内容
(一)理论学习与思想引领。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形式,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学习。分级分类在全校党员干部和教师中开展专题培训,特别是加强对思政课教师、二级院系党务工作者、一线辅导员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工作实务培训。持续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处做,不断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宣传统战部组织部办公室各党总支)
(二)主题教育与节日融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日常主题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等仪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党日团日、主题党团课、主题班会,融入中国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日、重大纪念日的庆祝或纪念活动。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活动,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教育、传统节日美食体验等活动,教育引导各族师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结合国家民委“道中华”公众号优质新媒体内容,利用校园官方新媒体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网站持续推送,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责任单位:宣传统战部 校团委 各党总支)
(三)学术研究与课程融合。依托学校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开展专题研究,在校级科研项目中,持续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课题,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推进成果转化。支持远东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特色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等重点方向开展研究,积极撰写统战理论文章,力争形成一批有影响、有创新的研究成果。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努力打造“名师金课”,加强课程融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系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精髓及校园民族团结先进事迹。(责任单位:宣传统战部科研处学生工作部远东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四)军民同心与家国情怀。在新生军训中创新嵌入民族团结内容,融入“各民族协同”元素,深刻领悟各民族紧密相连、携手共进的重要性,不断强化集体意识。举办“新生军训合唱比赛”“军训慰问演出”“军训汇演总结表彰大会”等军民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各党总支)
(五)校园文化与暖心关怀。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建设,举办第二届校园民族文化节,拍摄“界江边的石榴籽”情景剧。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举行民族社团文化节等各族师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迎新晚会”“开学典礼”“运动会”“校园歌手大赛”等大型活动中融入民族团结元素,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思政工作,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和主题参观研学等活动,利用“边疆石榴红”学生工作室,开展“一对一”学业辅导、心理咨询等,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全面了解其学习生活需求,做好民族学生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进行集中宣传,通过融媒体平台、宣传标语、主题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展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的内容,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浸润各族师生心灵。(责任单位:宣传统战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文化旅游学院各党总支)
(六)典型示范与品牌创建。积极申报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艺’路同行”省级统战工作品牌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利用、宣传独具特色的民族工作资源,开展送文艺、送理论下乡,助力黑河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持续宣传推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模范典型事迹,讲好学校民族团结奋进、心手相牵的动人故事,以“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和带动各族师生;加强普通话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广泛辐射作用,赴民族地区开展语言文字教育研究服务推广工作,提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助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着力打造校园民族文化节,校地联动举办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品牌效应突显。(责任单位:宣传统战部教务处外国语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将此次主题活动作为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重要抓手,加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实施,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二)创新工作手段。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增强活动吸引力,丰富内涵建设,改进话语表达、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用好网络增量,通过个性化定制、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等方式,着力提升宣传效果,营造浓厚校园氛围。
(三)务求工作实效。各党总支、各责任部门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统筹利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深挖民族团结进步独特资源,丰富方法手段,创新形式载体,以多样化形式阐释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认真设计广大师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确保宣传月主题活动取得实效。
(四)注重总结提高。各党总支、各部门要认真提炼总结宣传月主题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第一时间报送亮点工作和成效,学校将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报等平台,及时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同时,学校积极向省级以上媒体投稿,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社会影响力。
注:各党总支、各部门要认真整理上报宣传月主题活动情况开展总结以及活动照片、影音视频等材料,于9月29日前通过邮箱(hhxyxctzb@126.com)报送至宣传统战部。
宣传统战部
2025年9月15日